天才一秒记住【凤凰小说网】地址:fhtxt.com

这一支洋鬼子是联军最强大的一支部队,他们打不胜,其他那几支联军部队,只要朝廷准许,相信都很快能被击溃。洋人从此也别再想在这大清土地上作威作福。

目前朝廷仍然没有任何表态,没有表彰廊坊清军和义和团,也没有禁止他们进军,也没有答复外国的外交施压,也没有命令其他义和团和清军进攻。

现在得胜消息传来,北京城内沸腾,民众上街奔走相告,大清朝,也许就此再也不怕这些黄毛绿眼的洋人了!

赵令秦看完密信,立即将信递给自己女儿,又递给赵继宗观看。众人都心内欢喜。典礼前刚刚接到这样的喜讯,这是大大的吉兆!

正这个时候,又有下人来报,说知府刘镇民来了!

赵令秦听到,心中一喜,连忙命人准备出迎,然后自己带着赵婉儿,赵继宗,迎将出去。远远看到一座四人抬得官轿,一个师爷打扮的人在旁边看到赵令秦他们,低头向轿中低声说了几句,然后小心将轿帘拉开。

一个人走了出来,应该就是知府刘镇民。刘镇民白面微胖,三角眼睛精光四射,脸上表情似笑非笑,站在原地看着赵令秦和赵继宗走近,没有向前一步。

赵令秦抱拳满脸笑容朗声说道:“刘知府大驾光临,有失远迎。”

刘镇民也抬起手,抱了抱拳说道:“早听过赵家首富气吞山河的气势,我一个小地方芝麻小官,没见过什么世面,今日是特意来这里开开眼界的。如若有什么做的不符礼数的地方,还请赵老爷多多担待。”

赵令秦闻言一愣,心中立即一沉,但连忙脸上变换出笑脸,抱拳笑着往里邀请刘镇民。

刘镇民却一步不动,只是笑着摆了摆手,说道:“这气势也见过了,我公务繁忙,就不多做耽搁,来日方长,我们慢慢相处。”

赵令秦刚想再说。不料刘镇民已经回头要坐回轿中,却发现师爷走神正在看远处热闹,立即脸色变得铁青,大声喝道:“瞎了你的狗眼,还不快扶我上马?”

师爷听到一愣,慌忙回身带着笑脸搀扶。

赵令秦的心不停的往下沉,第一次双方接触,竟然是这个样子。

刘镇民抬脚就踹了师爷一脚:“没有眼色的废物。”然后转身对赵令秦微微笑了一下抱拳告别,拳头刚刚松开,脸上笑脸立即消失。然后不等赵令秦客气寒暄,就命令起轿向衙门方向走去。

留下赵令秦赵继宗赵婉儿三人站在原地,尴尬进退不得。

正这个时候,又有下人跑来,跑到赵继宗身旁,小声说了几句,赵继宗眉头越拧越紧,不耐烦摆手将那个人赶走,立即快步追上赵令秦,附耳说道:“大伯,出事了。”

赵令秦立即站住问道:“什么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大秦商》转载请注明来源:凤凰小说网fhtxt.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历史小说推荐阅读 More+
秦吏

秦吏

七月新番
(新书《新书》已发,新莽之际,穿越者大战位面之子)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
历史连载528万字
梦笔生花

梦笔生花

`无念
活着有痛苦、有无奈、甚至有绝望。即便是这样,我们还是喜欢活着。谁又知道为什么?人生如梦,江山如画,因缘聚合,福祸相依,花开花落,红尘中谁又不是过客?生命在前行中顿悟,岁月在积累中生香,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是徘徊在痛苦与快乐之间,谁又能了脱生死?谁?是我们自己吗?我们自己又是谁?
历史连载16万字
汉乡

汉乡

孑与2
我们接受了祖先的遗产,这让中华辉煌了数千年,我们是如此的心安理得,从未想过要回归那个在刀耕火种中苦苦寻找出路的时代。反哺我们苦难的祖先,并从中找到故乡的真...
历史连载596万字
覆汉

覆汉

榴弹怕水
努力闻达于诸侯,以求苟全性命于乱世!作为一个遗腹子,公孙珣很早就从自己那个号称穿越者的老娘处获取了人生指导纲领。然而,跟着历史大潮随波逐流了一年又一年,他却发现情况渐渐有些不对了!这是一个半土著的男人奋斗在大时代的故事!
历史连载564万字
明末边军一小兵

明末边军一小兵

老白牛
崇祯七年三月,山西陕西大旱,赤地千里,民大饥。四月,李自成入河南,与张献忠合兵攻取澄城。七月,后金军进围宣府,兵掠大同,沿边城堡多失守。大明内忧外患,...
历史连载542万字
暗弓

暗弓

欧洲的阳光
现代社会,主角凭着一把中国传统弓,在全球惩恶扬善,杀伐黑帮、消灭金三角等几个国家大毒枭,过硬的射箭技术在索马里和海盗周旋,和军事强国特种部队过招。本文不YY,尽量力求写实。以半吊子的水平弘扬传统弓文化。
历史连载3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