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保海县并北海县征兵总计二千七百余人,正押着洪县令千方百计拼凑来的一千八百石军粮向沭河大营去,这些粮食也只够这帮押粮的新兵吃四个月,剩余的那些听说还得着落在大户人家身上。
他们在县城待了一天,出发往沭河大营的时候胡顺没来相送,因为三河镇的四百石粮食也还差个大窟窿呢……
这年头虽说家家有田亩,光景也比饥荒年好的多,可毕竟离秋收只有一个多月,去年田地里刨出来的粮食眼看着便要见底,正是农家青黄不接的时候,谁人粮屯里都没有多少存粮,要是都拿了出来交给官上家里就得饿死几个……
这些个青壮丁临时编成五个整团,由几个军官暂领着,押着两百多车粮食从官道向沂山脚下沭河上游的大军寨赶路。
听说左路军兵马司下辖的兵马有一半都在那个寨子里,沭河大营的总管就是左路军兵马副总管神机将军卢梁。
昨天才传来的消息,沂州地方守军已经与南唐姜澜所率偏师有过几次遭遇战,折损了好几百人。
沂州刺史请了上令调集当地驻守的一千二百府兵并八百团练兵共二千六百人靖绥地方、大肆搜剿三日,却连敌人影子也没摸到半个,沂州司马张赞却在归途之中不幸堕马身亡。
整个沂州一时士气颓丧,愁云惨淡。
青州都督府当即以“庸聩无能、不知兵”为由一纸黜令罢了刺史刘喜的官,其职由都督府司马邵辉走马接任……
而姜澜的四千多人似乎从此在沂州销声匿迹了。
官道夹着两排杨柳被烈日烤得滚烫,更向外是一望无际的粟麦田,一阵大风席卷而过,带着火热的麦香扑在新兵们的脸上,所有人都忍不住向两边张望去,看那翻滚着的麦浪,想象着隔月的好收成。
陆鸿倒是认得,那就是保海县大名鼎鼎的屈家庄。
谁不知道保海县有个老屈家,到现在坊间还流行着《战江东》的话本、唱本,说的就是屈大将军的故事。
因为屈大将军惊天动地的功业,直到今日每逢年节保海县的洪县令都要带齐各署官僚给屈家老太爷拜年,并在屈老太爷的带领下到祖祠“将军庙”祭祀屈将军英灵。
每至春种秋收,县里上至县令县丞下至衙差杂役都要到屈家的田地里帮农;屈将军祭日整个保海县都要缠白布戴孝三日……
正因着这种风气,保海县近百年来出过十几位将军,最高的做到正四品忠武将军,每个保海县走出去的将军都自称是“屈将军的兵”!
因此听到“屈将军的兵”人们就知道,这位将军是青州保海县人。
保海县最近一位将军在丰庆二年抵御吐蕃的时候于凉州战死……
大家都情不自禁地跟着《战江东》曲调神思飞属,联想到屈山宙趁势而起,一声怒吼聚甲数万,创下不世功业的情景,都忍不住浑身颤抖、豪情万丈。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